对抗甲流的6种药物:西药快速抗病毒,中成药也很管用!
甲流(甲型流感)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常表现为高热、头痛、肌肉酸痛、咳嗽等,发病急、症状重。对抗甲流,西药能针对性抑制病毒,中成药可缓解症状、调节身体状态,两者配合能更好控制病情。以下介绍3种常用西药和3种中成药的适用场景及使用要点。
甲流(甲型流感)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常表现为高热、头痛、肌肉酸痛、咳嗽等,发病急、症状重。对抗甲流,西药能针对性抑制病毒,中成药可缓解症状、调节身体状态,两者配合能更好控制病情。以下介绍3种常用西药和3种中成药的适用场景及使用要点。
近日,河南的小明(化名)高烧40℃,喊着“腿疼、喘不上气”,伴有剧烈咳嗽、咽痛和明显的喘息。家长觉得不对劲,立即带孩子到河南省儿童医院就诊。
当前H3N2甲型流感病毒进入高发传播期不少孩子出现了高烧、剧烈头痛、全身酸痛等症状,严重影响了学习和生活,专家紧急提醒,家长们切莫心急,在重视预防甲流时,一定要避免一些错误操作,影响孩子恢复健康。
声明:本文内容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,文末列出文献来源。为便于理解,部分生活案例经改写,仅用于健康科普。如有身体不适,请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。
最新数据显示,甲流正以惊人的速度席卷北方多个省份,检测阳性率连续六周上扬,尤其是H3N2亚型,占比高达九成以上。
医生提醒,单凭体温无法准确判断是否感染甲流,更重要的是观察身体其他变化。换句话说,即便体温正常,也可能已经中招,而忽视这些早期信号,很容易让病毒在体内蔓延,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。
在病毒传播的战场上,没有永远的胜者,也没有永远的弱者,每一个应对策略的调整都在提醒我们:面对流感,我们永远无法掉以轻心。2023年至2024年的流感季节,疫情形势比去年更加复杂。
最近刷朋友圈,全是娃发烧、家长蹲医院的场景,家长群里满是“班级又少好几个娃”“求甲流特效药”“学校停课了”的消息,看得人心里发紧。
最近一波新型甲流病毒悄然来袭,不少人却在“中招”后没有发烧,仅仅是轻微不适,结果被当成普通感冒对待,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。
最近不管是刷新闻、逛朋友圈,还是跟身边人聊天,总能听到“中招甲流了”“孩子烧到39度多,浑身疼得直哭”的吐槽。根据国家流感中心最新监测数据,全国流感病毒阳性率持续攀升,其中甲型流感占比超过80%,主要是A(H3N2)亚型在传播。医院急诊的发热患者里,甲流患者占
最近走在路上能明显感觉到,身边咳嗽、发烧的人变多了——甲流又进入高发季了。每年10月到次年3月都是甲流的流行期,今年主要是H3N2、H1N1这些甲型流感病毒在传播,传染性特别强,一旦中招就是突发高热,体温飙到39℃-40℃不说,还浑身肌肉酸痛、头痛乏力,连吃饭
最近甲流感染人数持续上升,老人、小孩以及免疫力偏弱的人群,稍不注意就可能被波及。除了戴口罩、勤通风、少去人群密集场所这些基础防护,饮食调理也能帮身体筑牢“免疫防线”。
最近两周,门诊排队的身影明显多了。持续发烧、咽痛、肌肉酸、头痛的患者扎堆就诊。医生一测,甲型流感的阳性率大幅上升。更关键的是,今年的流行毒株发生了变异,情况比往年复杂。
声明: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,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,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,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,意在科普健康知识,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。
11月的天津刚飘起零星寒意,家长群里的“请假条接龙”就先火了——和平区、南开区多所学校的班级突然停课,空了半排的课桌、暂停的社团活动,这波甲流咋来得这么猛?
当下是甲流(甲型流感)的高发期,增强自身免疫力至关重要。多补充水分和营养汤饮,对于缓解流感症状、加速恢复非常有帮助。以下是4种非常推荐的饮品,并结合了科学依据:
人们不禁要问:为什么每年都有流感,但今年的甲流似乎特别“嚣张”?是不是病毒变异了?我们该如何预防?更令人不安的是,医生们反复提醒:这两件事,在甲流季节最好别做。到底是哪两件事?为什么做了会让身体更难受?又有多少人因为忽视这些提醒,最后“中招”了?
许多人对甲流的印象,还停留在“就是一场流感,扛扛就过去了”这个层面。可现实呢?医生们这几年看得太多了,尤其是年纪大的人,一旦得了甲流,有时候连个缓口气的机会都不给。
你可能想不到,在甲流爆发最猛的这几个月,家长们最常犯的一个“好心办坏事”,就是天天给孩子喝牛奶、吃鸡蛋,生怕营养不够,免疫力跟不上。听起来是不是有点不可思议?
中国多地甲流H3N2占比已超97%,不少人发烧、咽痛、全身酸痛来得猛、退得慢;